很久以前,肥城縣的某村有一叫王五的農民,因是個窮漢,四十五歲才娶妻,人稱張氏,他們先后生了兩男一女。大兒名得星,二兒喚得明,生女兒取名玉花。不久,王五突然得病去世,王家的日子過得更加艱難了。
有一年,這里遭了旱災,張氏僅有的點糧田也絕了產,鬧起了饑荒。為了逃得活命,這一家便到處乞討度生。困苦的熬煎,把張氏折磨得病倒了。大兒沒黑沒白地討飯供養母親,二兒盡心的侍候親娘。生病不用藥那能很快康復?可老人治病那里有錢抓藥?得明一想,自言自語地說道:“有了,院里小桃樹上的20幾個毛桃要成熟了,摘下賣了給老人取藥治病。”老二把這些桃子賣了,錢還是不夠,有一種貴重的營養藥未有配上。得明感到,藥不全,怎能治好病。他便焦急地問大夫:“這樣藥有什么可以代替嗎?”那人說:“有。你身上的肉可以代替!”“得要多少?”老二急切地問。“二兩就夠了!”聽罷,得明便轉身回家,從腿上取下了自己的肉,為母親煎藥服用,果真,張氏的病漸漸有了好轉。
這一切,被下凡觀景的七仙女看在眼里,回到天宮,向王母稟報了張氏兩個兒子孝敬老人的美德,并請求王母降福人間,解除困境。王母聽后受到感動,便將一仙桃核投入張氏家中。果然,長出一株桃樹,結的桃大肉肥、汁甜,非常惹人喜愛。從此,這一家逐漸富裕起來,桃樹也很快繁衍開來。后來,這里便有了馳名中外的肥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