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桃適宜栽植在背風向陽、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地區, 最宜生長在土層深厚、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上。
建園:肥城桃適宜栽植在背風向陽、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地區, 土壤質地以土質輕松、排水暢通的褐土、棕壤土為好,pН值5.0~8.2可以種植,但以5.5~6.5微酸性為宜,鹽分含量≤1克/千克,有機質含量最好≥10克/千克。
肥城桃栽植密度根據土肥條件而定, 以5mx6m或5mx5m 為最好。栽植方式有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和帶狀, 其中以正方形為佳,通風透光性好, 管理方便。樹穴宜深80~l00cm, 直徑l00cm 。栽植前應施足底肥, 每個穴50kg有機肥與土混合填入。栽植時間春秋均可。春栽宜在開凍后到3月下旬發芽前進行,秋栽宜在11月中旬落葉后到封凍前進行。苗木定植后, 干旱時注意澆水, 每隔半個月澆一次,連澆2~3次即能保證成活。定干時注意留足5~10個側芽。
肥水管理:桃樹對主要營養元素的需求。桃樹生長發育需氮、磷、鉀外,還需要鈣、鎂、鐵、硼、鋅、錳等,每產1千克果需氮1.52克、磷0.79克、鉀3.64克。為確保連年優質豐產,必須合理補充養分,才能滿足桃樹各個時期對營養的需求。為打造綠色有機無公害果品,肥城市利多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利用物理防控技術減少果樹蟲害的同時,加大生物有機肥施用量(所施用的有機肥均符合農業部制定的《生物有機肥國家標準》),從源頭上保證果品綠色、有機,提升果品品質。由于桃樹的根系較淺,吸收根主要分布在10--30厘米,但根系較發達,側根和須根較多,吸收養分的能力較強。桃樹施肥應適當深施,或深施與淺施相結合。桃樹的施肥時期有:基肥、促花肥、坐果肥、果實膨大肥。桃樹的肥料施用量應根據土壤的肥力、樹齡、品種、產量、氣候因素等靈活確定。土壤肥力低、樹齡高、產量高的果園,施肥量要高一些;土壤肥力較高、樹齡小、產量低的果園施肥量適當降低。
施肥時基肥:秋施基肥宜早不宜遲,應在中熟品種采收后,晚熟品種采收前施入,但根據實際,以晚熟品種采收后立即施入為好。早施基肥,此時正值果樹根系的第3次生長高峰期,施肥損傷的根系容易愈合,并能促發新根。同時,距果樹落葉休眠還有近1月的生長期,施入的肥料部分能被果樹吸收,能有效提升樹體貯藏營養水平,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樹體抗逆能力,對來年開花坐果、長葉成枝均有良好影響。
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根據果樹物候期以及樹勢、土壤條件等特點補充一定量的速效性肥料。
施肥量的確定:果樹有機肥的施用量主要依據當年產量確定,施肥量以“斤果斤肥”的標準掌握,如果有機肥施用量能達到“斤果斤肥”的標準,化學肥料可少量補充。
施肥的方法:果園施肥主要有放射狀溝施、環狀溝施、條狀溝施、行間溝施、全面撒施等方法。放射狀溝、環狀溝、條狀溝施基肥時溝寬且深,一般寬40~50cm、深50cm,追肥時溝深一般10cm。行間溝施肥法適用于栽植密度較大的果園,施肥前沿行向挖施肥溝,溝寬50~60cm、溝深60~70cm,溝長與樹行相同。施肥時將基肥與表土拌勻,施在根群主要分布層的深度,然后將底土填在施肥溝的表層。秋冬施用時,施肥溝不必一次填滿土,使離地面15~20cm即可,以利冬季承接雨雪,次春發芽時,再將其它底土填入溝內。
整形修剪。采用簡化樹型,實行全年修剪。
①主要樹形。a.自然開心形:主干高40~50厘米,樹體高度3.5米以內,每株留三個主枝,各主枝水平方位角120度,主枝開張角度為基角50度,腰角70度。每主枝配備2~3個側枝,側枝上配備結果枝組和各類結果枝。b.“Y”字形:樹高2.5米左右,干高60~80厘米,每株樹只保留兩大主枝向行間延伸伸展,配置在相反的位置上,兩主枝間夾角60度。在距地面1米處培養第一側枝,第二側枝在距第一側枝40~60厘米處培養,方向與第一側枝相反。側枝與主枝的夾角保持約60~80度。在主枝和側枝上配置結果枝組和結果枝。
②修剪方法。a.休眠期修剪:11月下旬至翌年2月下旬進行。疏除背上直立旺枝、主側枝的競爭枝、細弱的下垂枝、病蟲枝、枯死枝和過多的花束狀果枝。對過高或勢力過強的主枝,換頭回縮。剪截回縮側枝延長枝。剪截培養新枝組,回縮復壯多齡枝組,更新內膛結果枝。b.生長期修剪:4月下旬至5月上旬,抹掉背上或其他部位過多、過旺的無效芽。5月中旬到6月上旬對強旺枝摘心扭梢,疏除過密枝,控制競爭枝。7月上旬到8月中旬以疏密為主,疏除過密枝,擋風遮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