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性味平和、含有多種維生素、果酸和果膠以及鈣、磷、鐵等無機鹽。它的鐵含量為蘋果和梨的4~6倍。桃有補益氣血、養陰生津的作用。桃的含鐵量較高,是婦女兒童,特別是缺鐵性貧血病人的理想食物。桃果實中果膠含量豐富,居各種水果之冠。植物果膠具有特殊價值,生活經驗和現代醫學已明晰了水果中果膠的部分保健藥用功能,更多功能還有待進一步揭示。
1、營養成分
每100克桃子的可食部分中,能量為117.2-7.7千焦,約含蛋白質0.8克、脂肪0.1克、各種糖類10.7克、鈣8毫克、磷20毫克、鐵10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 60微克。維生素B1 30微克,維生素B2 20微克、維生素C 6毫克、煙酸0.7毫克,另含多種維生素、蘋果酸和檸檬酸等。
桃子的主要甜味成分是蔗糖。維生素與礦物質的含量相對較少,但是屬于纖維成分的果膠頗多。果膠的已知功能有整腸的功用和輔助治療糖尿病的作用。將桃子做為中藥使用是由于蓓蕾中含有的配糖體,對于利尿或便秘頗具效果。
2、中醫經驗與觀點
中醫認為,桃子性熱而味甘酸,有補益、補心、生津、解渴、消積、潤腸、解勞熱之功效,為“肺之果”,適宜于低血糖、肺病、虛勞喘嗽之人作為輔助食療之物。桃仁則有祛瘀血、潤燥滑腸、鎮咳之功,可治療瘀血停滯、閉經腹痛、高血壓和便秘等(作一味中藥使用,不能生食);碧桃(未成熟的小干桃)與茶葉同浸共泡作為飲品,有斂汗、止血之功,可治療陰虛盜汗和咳血等癥;桃葉也有殺蟲之效能,將其煎水洗滌陰部可治療陰道滴蟲;桃花有消腫、利尿之效,可用于治療浮腫腹水,大便干結,小便不利和腳氣足腫。